你可能还在追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百度无人车罚单等热点,但是无人驾驶汽车最新消息告诉我们,“可以从地铁开始”。近日,北京房山区,全国首条“无人驾驶”燕房线正在加紧全线空载试运行,拟在年内开通。
无人驾驶地铁简介燕房线是中国内地首条完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轨道线路。它按照目前世界上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的最高级别建设,不仅有条件尝试“无人驾驶”,甚至取消了驾驶舱,整个线路的运营、维护都实现了智能化。
燕房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每列4辆编组,定员960人。线路全长16.6公里,共设9座车站,在阎村北站与房山线换乘。
从市重大项目办、市交通委获悉,轨道交通燕房线、S1线、西郊线从今年9月20日起都已开始空载试运行。这三条线路均拟在年内开通,且均为北京轨道交通的“首条”。燕房线列车全自动运行随着燕房线探索无人驾驶模式的可能性,未来全自动运行将成北京地铁“标配”。
无人驾驶地铁燕房线特点
无人驾驶。列车在这条全国第一条自主研发、全自动运行的轨道交通线上,几乎全程无需人工操控,列车自动唤醒、洗车、折返、回库、上线运行,系统还可以通过“自诊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零距离”换乘。燕房线全线设置 9 座车站,从头跑到尾需 25 分钟左右,乘客只需下车进行同台换乘,最短换乘距离仅十米,基本实现“零距离”换乘。
安全性强。遇到雨雪天气时,燕房线将开启雨雪模式来保证安全运营。
自动调节车厢温度。将于冬季开通的燕房线很“温暖”,不仅车厢可以调节温度,座椅还具有加热功能。
配建P+R 停车场。为了方便乘客出行接驳,燕房线每座车站外均配建了自行车棚,并规划了 4座车站配建 P+R停车场。
无人驾驶地铁的发展现状
要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并不容易。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郜春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信号系统将原来的轨道交通作为大系统,然后进行顶层设计,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原来这些子系统是靠人来联系的,现在通过顶层设计搭建的平台,各个子系统间不再需要人了。这对整个系统顶层设计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把原来零散的专业系统互相联动起来,并让其能够自动运行,这是非常难的。”
据了解,计划今年年底通车的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9号线三期以及浦江线已经开始进行全线运营跑图演练。成都地铁9号线将成为成都轨道交通第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9号线从设计之初就决定采用无人驾驶模式。”相较司机驾驶,无人驾驶信号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它不仅具有“唤醒模块”,到点会自动启动“上班模式”,也有自动休眠模式,知道“到点就下班”。在“上下班”间隙,该系统还会自动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车辆处于“健康状态”。